1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2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0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应处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
(8)前臂回缩: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进行此项检查。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上肢能自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0分为无弹回;1分为弹回的速度慢(>3秒)或弱;2分为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新生儿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头呈正中位,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直,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评分同(8)。
(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新生儿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评分:0分>110°;1分为110°-90°;2分为≦90°。
3第三部分:主动肌张力共4项(11-14项)
4第四部分:原始反射共三项(15-17项)
5第五部分:一般反应共3项(18-20)。包括:
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经1988年国内12个城市714人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三次测查,97%在37分以上,无1人35分以下。
最后修改:2018 年 06 月 07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