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1、你认为自己是个管理者吗?如果是,请谈谈你对改进自己工作有效性的思考或者办法
首先我认为判断自己是不是个管理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管理者,为什么要管理者,谁是管理者,把这几个基本问题弄清楚或者建立基本的概念也就有了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有效性的基础。
我认为当团队成员从事的工作是体力劳动,那么我认为此时并不需要所谓的管理,那时的管理基本上就是“监工”,是很简单、很明确的事情,不需要用一本书来写。本书管理者所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工作者。这一类人比较特殊,因为并不像体力劳动者的工作量那么容易衡量,知识工作者产生知识,知识怎么衡量啊?而且,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来体现,即,合作产生成果。再者,即便知识工作者努力工作、天天加班,但是如果一开始思路错了、方向错了,可能什么结果都没有,怎么办啊?综上所述,管理知识工作者,并使之产生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特定的职业“管理者”来做,这也是这本书面向的对象。那么谁是管理者呢?简而言之,能做决策、承担责任的人。上面我说的“监工”,不在此列,因为既不要做决策,也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是不是管理者就很明了了,以公司的业务性质,以及个人的专业能力,都是在脑力劳动占多数的情况下展开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管理者,作为管理者,要来变改进工作的有效性之前,我觉得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改进这一环节,算是因果有之吧,改进意味着出现了状况,出现了困惑,我现在的状况就是无法集中精力,忙于日常失误,缺乏对得要事情的判断和投入,有时管理处理组织内部,而往往只看到内部事情,因而忽视了自己的位置和担当,因此也出现了小格局的现象。与其他的管理者出现了期望偏差。也导致了某种程度的失望。改进就是要解决现阶段出现的困惑和情况,所以分享一下在这几点上的改进思路:做好时间上的管理的同时做好事件的排序,一定要有优先顺序。对重要紧急的事件一定要排到高优先级去完成,同时预估好完成时间,对日常事务做归类,对重要的事情调整优先顺序。我是采用日志的形式来管理我的工作内容的,一般我的工作内容是日结,这个和日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未来的目标是要做到日清的,而日结也是因为管理能力不高造成的。只是在自己的工作清单中,到下班时,做一个总结,整理出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内容,以便第二天或后面时间能够补全做完。但是这样的改进还不能够完全达到组织的要求。因为还需要继续改进。持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结合自己岗位的工作分享一下这句话的理解“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简单举一个例子分享一下,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工作内容组成中,有一项是平台研发,如果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和成本投入而最终的产出与公司的要求有距离,这样的贡献就是不平等的,而管理也不算是有效的,要想管理有效,则投入与产出是要有一定的关联且成比例的。要想到达有贡献,就要明白组织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于这部分工作,一定要改进开发工艺,提高开发技术,增强用户思维,建立质量体系等等来达成组织要求,而这个过程的长短也决定了效果的好坏。因此管理者要明白自己的产出是什么,如果提高自己的产出。如果保证自己的产出是与组织相一致的,否则有效也就谈不上了。

3、结合公司文化里的以客户为中心和书中所说的“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来提一些对于公司或者本部门或者自己岗位的工作改进建议
a、改进开发质量和体验:对公司业务的说,公司自有的软件平台将是得要的组成部分,而用户是衡量平台质量的重要维度之一,目前研发团队和我都在质量方面在下功夫,包括对提升访问稳定性,访问时间,出错率上面做工作,只有这部分有改善了,下一步用户体验才有基础。而用户体验一定是走到用到中去,而不是闭门造车。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机制,用户参与的需求调研都是帮助改良该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办法。
b、将定星定级制产品化:公司的产品是否有核心组成,不能单看技术和内容部分,是否有一套核心思想牵引下的产品库,是公司未来能否走长远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定星定级方面,结合项目经理的优势共同沉淀实施过程,而要共同沉淀,就不可能会是隔岸观望,一定是参与其中,因此与项目经理实施时的参与,和快速的产出迭代是关键中的关键。

4、卓有成效管理者应该有哪些习惯?目前自己最想在哪些方面做改进和提升?
应该有的习惯:时间管理、任务管理、减少花时多,贡献少的任务、重点集中在重要的任务上等。
我最想改进和提升的有效的决策方面,由于客观存在的需要时间和经验去跨越的壁垒(思维,能力,精验,高度等),这常常使我在决策时,缺乏勇气,随着一定的内心波动,这样的有效决策在我这儿就显得越来越惨不忍睹,也和担当产生了一连串的效应和反应。有时略感心不是很静,就会体现无力,无神,无主。我不怕压力,不怕批评,也没有有面子思想,因此希望2018,用一整年时间,在有效决策部分能够有所突破,这就要求我在思考问题的深度要有所突破,这也进一步要求我在参与工作的深度要能扎根和突破。

最后修改:2018 年 06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